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动态 > 正文

《己所不欲

点击数:610 发布时间:2025-09-03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己所不欲

大家都知道,在教师资格面试中,对考生的考查包括两部分即试讲和答辩。试讲讲的好固然要紧,但试讲后的答辩环节的表现也不容小觑,对试讲的结果也会产生一定量的影响。不少考生对于答辩中考官都会问到那几个方面的问题,这种答辩问题到底都应怎么样组织作答这类问题都需要考生认真考虑和筹备。今天,中公教育为大伙筹备了一篇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答辩题目与参考答案,期望可以为各位考生的考试前备考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1、说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学科常识】

【参考答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不要强加在其他人身上。大家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采取什么方法对待别人,先要设身处地得想一想,假如自己是他们,是不是想遭到这种对待。假如大家不想,那样大家就不可以以此对待别人。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是?【学科常识】

【参考答案】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在谋求自己存活进步的同时,也要帮助其他人存活与进步。大家不可以只顾满足我们的欲望而忽略别人的存在,更不可以牺牲别人的利益来谋求我们的利益。大家期望其他人如何对自己,也就应该以同样的方法对待其他人。

3、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程剖析,我设置了如下的教学目的:

1.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生活态度。

2.在学习和日常可以换位考虑,与人为善。

3.理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4、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你是怎么样突出重点的?【教学推行】

【参考答案】

依据教学目的,本节课我设置的教学重点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实质。

为了突出重点,我把本节课分成了三个层次来讲:第一层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和需要。我通过同学之间起外号的事例,让学生感受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其他人身上,自己喜欢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其他人身上。第二层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和需要。我通过学生身边的具体事例,让学生讨论光想自己、不想其他人所带来的后果,感悟立人、达人的必要。然后,正文说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出处和含义,它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又一表现。最后一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我引导学生结合事例,总结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实质是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

5、说一说你本节课的导入是什么,为何这么导入?【教学推行】

【参考答案】

本节课我运用了名人名言导入法。

多媒体播放《论语》中的一段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师引导学生考虑这句话的意思,学生依据我们的理解释说明出这句话的意思。

教师趁机导入今天的新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伙一块儿学习一下这句话的意思是。

运用名人名言进行导入,既符合了导入的有效性,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成功开启这节课。

有关推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材

以上就是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思想品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辩题目及分析,更多教师资格面试资料,可查询中公教师网|教师资格面试频道。

中公教育分析

h3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h3中公教师考试h3)

h3回复h3我要过面试h3下载试讲教材(含音频)+答辩+结构化资料

《己所不欲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赏析,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能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法律责任。

中国教师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官网,为您提供2025年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与科目,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服务。

Copyright(c)2018-2025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s://www.huisilai.com/)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s://www.huisilai.com/) 版权所有